物理与电子科学(中国)官方网站
 华体  (中国)官方网站概况  党建工作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学生园地  规章制度  资源下载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机构 
 科研团队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科研学术 
科研项目
申报硕士学位授权
2012-12-09 21:48     (点击次数:)

 

 

 

申报硕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点简况表

 

 

 

 

 

 

名称: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

—————————————

 

代码:10663

 

 

 

 

 

名称:理学

—————————————

 

代码:07

 

 

 

 

 

名称:物理学

申请一级学科

—————————————

 

代码:070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年四月制


 

 

一、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写。

二、学科门类名称、一级学科名称、学科专业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2011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三、本表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内。除学术带头人简况外,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指本学科人员署名本单位获得的成果,凡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四、本表中的署名情况是指作者署名次序,填写格式为:N /MN为本人排名次序,M为取得成果的总人数。论文的通讯作者可在N后加字母T进行标示。

五、本表中填写的科研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经费。

六、本表中的招生人数、在学人数、获学位人数均包含各类研究生。

七、本表的统计范围应确属本学科,内容必须属实。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至2012630,时间填写至月。

八、本表填写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

九、本表复制(复印),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基本情况

-1本一级学科点现有学位授权点情况

学位授权点

学 科、专 业 名 称

博士点

 

 

 

 

 

 

硕士点

 (已是博士点的不再重复填写)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

2001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

2005

 

 

 

 

 

 

 

 

-2本一级学科点现有重点学科情况

 

        

 

 

 

 

 

 

 

 

 

 

 

 

 

 

 

 

 

 

 

 

 

-3 与本一级学科点相关的现有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批准时间

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科技厅

200707

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

贵州省发改委

200807

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发改委

201111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科技厅

200506

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科技厅

200912

 


学科简介

本一级学科点的特色、优势和申请的必要性(限1000字)

本一级学科的特色: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所有工程和技术类学科的起点。物理基本规律的探索和应用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本学科的特色。

1积极探索物质微观领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学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原子分子尺度,对相互作用、碰撞、分子高温光谱等进行研究,探索其物理规律和物质宏观性能的物理本质。在亚原子尺度,探索原子核结构和性质,并探讨在高温高密的天体环境下原子核结构和反应对天体中元素演化、星体演化的影响。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进行研究,为量子信息处理及新量子器件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2积极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用于分析材料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呈现的物理现象,稳步推进物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向应用技术的转化。对核信号特征提取、新型半导体材料和新型能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等进行研究,解决航空航天、医学、材料、能源等领域的一些基础问题。静电放电理论与测试进行研究,成功解释放电参数的电极移动速度效应的内部机理。

本一级学科的优势:

1.学术队伍实力雄厚。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博士15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22人;45岁以下人员占74%。职称、学位、年龄结构合理,为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科学研究基础厚实。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1项,科研经费527万元;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项,第十一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1人。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312篇,SCIEIISTP收录103篇。本学科在原子分子相互作用、高温分子光谱、静电放电理论、原子核性质、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等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

3.科研平台设施完备。本学科依托于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专业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26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3800万元。

申请的必要性:

我校物理学科是贵州师范大学1941年建校就有的老学科,历经70多年的发展,为贵州省乃至全国各省市的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此历史悠久的学科,至今没有硕士点,在全国非常罕见。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与我省现有研究方向形成互补,有助于完善我省基础学科的布局,核天体物理的研究可为国家在贵州的FAST大科学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低维材料、量子信息、电子系统和电磁兼容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我省工业化强省的步伐。因此,本学科硕士点建设,是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科技问题的需要,是培养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优化贵州学科布局结构,促进我省学科发展和推动工业化强省的的需要。

 

 

注: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学术队伍

-1本一级学科点现有在编人员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合计

35

以下

36

45

46

55

56

60

61

以上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2

1

5

6

0

0

15

22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21

8

7

5

1

0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9

14

2

3

0

0

-2本一级学科点的学科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

学科方向

姓名

出生

年月

博士学

位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培养博士生

培养硕士生

近五年获

学位人数

在学人数

近五年获

学位人数

在学人数

原子分子相互作用 与分子光谱

宋晓书

197108

200806

 

0

0

0

2

沈光先

197207

200906

 

0

0

0

2

 

196401

 

 

0

0

0

0

核结构与核信息

支启军

197906

200706

 

0

0

0

2

陈世国

196712

200512

 

0

0

3

8

肖文君

198504

201206

副教授

0

0

0

0

低维材料结构与性能

 

196606

201206

 

0

0

7

9

 

197710

201106

副教授

0

0

0

0

 

198507

201206

副教授

0

0

0

0

电子系统与电磁兼容

阮方鸣

195803

200907

 

0

0

0

2

 

195707

200906

 

0

0

2

8

刘万松

196811

 

副教授

0

0

0

0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198201

200806

副教授

0

0

0

1

游子毅

198202

201206

副教授

0

0

0

0

贺启亮

198201

201206

副教授

0

0

0

0

 

 

 

 

 

 

 

 

 

 

 

 

 

 

 

 

 

 

 

 

 

 

 

 

 

注:1. 学科方向的填写不少于4个,不超过6个。

2. 专家称谓指: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或二层次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一人有多项专家称谓的只选填一项。


学科方向

 

 

 

-1学科方向名称: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与分子光谱

-1-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

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与分子光谱在遥感技术、目标特性识别、环境污染及大气辐射传输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极端高温下(高达6000K)的分子光谱,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应用背景;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及碰撞的研究成果对物理学基础理论的探索、利用光谱手段研究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对于实验技术的革新及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是物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之一。

本学科方向的特色

1.多原子分子高温光谱的理论研究

通过多原子分子高达6000K高温光谱的理论研究,探索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特性,在分子光谱研究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物质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

将反映分子局部特征的物理量和总体特性物理量相结合来研究含能材料的特性,探索含能材料宏观性能的微观表征。

3.相互作用势与散射特性研究

采用密耦近似方法研究碰撞激发和去激发散射截面,并对碰撞体系同位素替代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体系相互作用势及碰撞振转激发散射截面的同位素替代效应规律。

本学科方向的优势:

本方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各类项目科研经费达140万元。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篇,其中SCI收录40篇。对多原子分子高温光谱的研究成果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对多原子分子高温光谱和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关联关系、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势与散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得多原子分子高达6000K极端高温条件下的光谱数据及多硝基含能材料性能的微观表征;得到了统一的碰撞体系势能函数表达式及各类散射特性,建立和完善了AMS(Atom-Molecule Scattering) 程序包。本方向拥有实力强大的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有强劲的科研发展潜力,为培养该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1.该部分请按-2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1-2

2.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1-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每个学科方向填写1人)

姓名

宋晓书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08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教授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理学博士,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 200806

工作单位(至院、系、所)

华体

20077月至20126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时间

署名情况

多原子分子高温光谱的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证书号:2011J-3-46-1

201111

第一作者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and Impact Sensitivities in Nitramine and Polynitro Benzoate Molecules with Polynitro Alkyl Grouping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SSN0304-3894;(SCI收录)

200802

第一作者

Line intensities of the asymptotic asymmetric-top radical HO2 at high temperature

Chinese Physics BISSN1674-1056 ;(SCI收录)

200801

第一作者

对称陀螺分子NH3的高温谱线强度研究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200901

第一作者

A Study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Spectra of the Asymptotic Asymmetric-top Molecule O3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ISSN0253-6102;(SCI收录)

200808

第一作者

目前

承担

的主

要科

研项

目、

课题

 

 

起讫时间

经费

(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

非对称陀螺分子高温辐射特性的理论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12]2274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203-201403

2.5

主持

含能材料爆轰微观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批准号:黔省专合字(200827号)

贵州省省长基金

200812-201012

4

主持

多硝基含能材料感度与分子特性关系研究 黔教科2006204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610-200910

8

主持

指导

研究生

情况

时间

招生人数

获学位人数

博士生

硕士生

博士

硕士

2008

0

0

0

0

2009

0

0

0

0

2010

0

0

0

0

2011

0

2

0

0

2012

0

0

0

0

主讲

课程

情况

 

     

学时

授课主要对象

2007.09-2011.01

2007.09-2011.07

2007.09-2011.07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原子物理学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72

72

36

本科生

本科生

硕士生

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1-3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

序号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and Impact Sensitivities in Nitramine and Polynitro Benzoate Molecules with Polynitro Alkyl Groupings

宋晓书(1/5)

200804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SSN0304-3894;(SCI收录)

2

Line intensities of the asymptotic asymmetric-top radical HO2 at high temperature

宋晓书(1/5)

200801

Chinese Physics BISSN1674-1056;(SCI收录)

3

Study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Spectra of the Asymptotic Asymmetric-top Molecule O3

宋晓书(1/6)

200808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ISSN0253-6102;(SCI收录)

4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partial cross section for first vibrational excitation in He-H2(D2T2) collisions

沈光先(1/4)

200711

Chinese PhysicsISSN1009-1963;(SCI收录)

5

对称陀螺分子NH3的高温谱线强度研究

宋晓书(1/5)

200901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6

渐近非对称陀螺分子H212C16O的高温光谱研究

宋晓书(1/5)

200806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7

He同位素与H2分子碰撞第二振动激发分波截面的理论研究

沈光先(1/4)

200906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8

He-H2(D2T2) 碰撞体系振转相互作用势及分波截面的理论计算

沈光先(1/4)

201101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9

LiF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物理性质研究

徐梅(1/5

201205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10

Ne同位素替代下Ne-HF碰撞截面的理论计算

王晓璐(1/6

201205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1-4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人(*

经费

(万元)

1

惰性气体同位素与O2N2CONOCN相互作用势及碰撞散射截面的研究(批准号:10964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01-201212

令狐荣锋(1/5)

28

2

含能材料爆轰微观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批准号:黔省专合字(200827号)

贵州省省长基金

200812-201012

宋晓书(1/6)

4

3

CHNO高能炸药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分子特性及其感度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08]2232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801-201010

宋晓书(1/3)

3

4

Ne原子与卤化氢分子相互作用势及碰撞截面的研究 (批准号:黔科合JLKS[2009]07)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909-201209

徐梅(1/4)

3

5

非对称陀螺分子高温辐射特性的理论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12]2274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203-201403

宋晓书(1/5)

2.5

6

He同位素与O2N2CONO相互作用势及碰撞散射截面的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09]2066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906-201206

令狐荣锋(1/5)

3

7

碱金属离子与H2(D2T2HDHTDT)分子碰撞同位素效应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11]2110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106-201408

沈光先(1/4)

3

8

对称陀螺分子高温光谱的理论研究(批准号:黔教科2010016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201101-201401

宋晓书(1/5)

4

9

闭通道对卤族氢化物分子与氦原子碰撞激发分波截面影响的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LKS[2012]2285)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203-201403

王晓璐(1/4

3.4

10

惰性气体原子与氢氘氚分子碰撞振动激发及去激发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09]2067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909-201212

沈光先(1/5)

3.0

注:(*)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2学科方向名称:核结构与核信息

-2-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

原子核结构理论研究可为原子物理、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宇宙学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核信息处理研究对核数据积累、核技术发展、核医学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核结构与核信息的研究结果不仅对于基础物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等领域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本学科方向的特色:

1.原子核结构理论研究

采用宏观-微观模型对远离稳定线附近原子核进行研究,探索原子核性质的理论描述。已经获得轻核区一些奇特原子核性质的理论描述。此外,结合当前最先进的壳模型程序(Antoine,Nathan)对原子核的新的奇特性质进行详细的计算研究。

2. 天体中的核合成过程研究

利用宏观-微观模型和壳模型程序,探讨天体中核反应对天体演化,超新星爆发、元素合成的影响。本方向的研究可为国家在贵州的FAST大科学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3.特征核信息提取算法研究

基于现代电子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采用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核信号数据获取系统,实现核信号的数字化;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核信号的数字脉冲成形理论进行研究,探索核信号最佳脉冲成形方法,为大型实验中特征核信息的精确提取奠定理论基础。

本学科方向的优势:

本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6项,各类项目科研经费达160万元。在《Physics Letters B》、《Nuclear Physics A》、《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等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已与国际著名的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中心,法国国家IPHC研究所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研究成果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该方向拥有实力强大的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研究团队成员70%以上为4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强劲的科研发展潜力,为培养该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1.该部分请按-2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1-2

2.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2-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每个学科方向填写1人)

姓名

支启军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06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教授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理论物理,20076

工作单位(至院、系、所)

华体

20077月至20126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时间

署名情况

The 76Se Gamow–Teller strength distribu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tellar electron capture rates

Nuclear Physics AISSN: 0375-9474;(SCI收录)

201104

第一作者

壳模型对13N Gamow-Teller跃迁的研究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201110

第一作者

N=28丰中子核的形变和形状共存研究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201105

第一作者

The ground state properties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the Macro-micro modelThe ground state properties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the Macro-micro model

Co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SSN: 0253-6102;(SCI收录)

200809

第一作者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Gamow Teller transition across N=40 shell

Chinese Physics CISSN1000-3290;(SCI收录)

201110

第一作者

目前

承担

的主

要科

研项

目、

课题

 

 

起讫时间

经费

(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

中重核区一些奇特核性质的宏观微观模型研究(批准号:1086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01-201112

28

主持

天体环境下禁戒跃迁对核弱相互作用几率和星体演化影响的计算研究(批准号:11165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1-201612

50

主持

超新星环境下sdpf壳上一些原子核电子俘获几率的研究(批准号:2011GZ27386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201110-201312

8

主持

指导

研究生

情况

时间

招生人数

获学位人数

博士生

硕士生

博士

硕士

2008

0

0

0

0

2009

0

0

0

0

2010

0

0

0

0

2011

0

2

0

0

2012

0

0

0

0

主讲

课程

情况

 

     

学时

授课主要对象

200709-201107

200709-201107

201103-201107

数学物理方法

线性代数与复变函数

专业外语

72

72

36

本科生

本科生

本科生

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2-3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

序号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

The 76Se Gamow–Teller strength distribu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tellar electron capture rates

支启军(1/5)

201104

Nuclear Physics AISSN: 0375-9474;(SCI收录)

2

基于小波分析的高斯脉冲成形的递归实现

陈世国(1/5)

200905

物理学报;ISSN: 1000-3290SCI收录)

3

基于小波分析的指数衰减信号高斯脉冲成形

陈世国(1/3)

200805

物理学报;ISSN: 1000-3290SCI收录)

4

壳模型对13N Gamow-Teller跃迁的研究

支启军(1/2)

201110

物理学报;ISSN: 1000-3290SCI收录)

5

N=28丰中子核的形变和形状共存研究

支启军(1/1)

201105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6

Ground state properties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the Macro-micro model

支启军(1/4)

200809

Co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SSN: 0253-6102;(SCI收录)

7

Some New Solitary Wave Solutions to a Compound KdV-Burgers Equation

龚伦训(1/2)

200807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ISSN: 0253-6102;(SCI收录)

8

A new algebraic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onlinear Klein-Gordon equation

龚伦训(1/2)

200806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ISSN: 0253-6102;(SCI收录)

9

Some New Solutions of Jacobi Elliptic Functions to mBBM Equation

龚伦训(1/2)

200711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ISSN: 0253-6102;(SCI收录)

10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Gamow Teller transition across N=40 shell

支启军(1/3)

201110

Chinese Physics CISSN: 1674-1137;(SCI收录)

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2-4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人(*

经费

(万元)

1

天体环境下禁戒跃迁对核弱相互作用几率和星体演化影响的计算研究(批准号:11165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1-201512

支启军(1/5)

50

2

中重核区一些奇特核性质的宏观微观模型研究(批准号:1086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01-201112

支启军(1/4)

28

3

基于小波分析的核辐射信号数字脉冲成形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07]2213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707-200912

陈世国(1/6)

3.5

4

超重核性质和结构的理论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08]2254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810-201010

支启军(1/4)

3

5

实验上可能合成超重新核素的理论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11]17号)

贵州省科学

技术基金

201111-201411

谢娟(1/3

2.9

6

小波分析在X-Ray荧光分析仪数字化改造中的应用(批准号:黔科合JLKS[2009]15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909-201209

刘万松(1/4)

3

7

超新星环境下sdpf壳上一些i核电子俘获几率的研究(批准号:黔科合G[2011]7026)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201110-201312

支启军(1/4)

8

8

辐射探测信号的数字处理算法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10]2145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006-201212

陈世国(1/6)

3.2

9

基于N4SID的双原子分子解析势能函数研究(批准号:博士基金)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

200607-201012

陈世国(1/4)

9

10

宏观-微观模型对原子核性质的理论研究(批准号:博士基金)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

200709-201009

支启军(1/4)

10

注:(*)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3学科方向名称:低维材料结构与性能

-3-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

III-V族化合物(如InGaAs等)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学、超高频特高频电子学和通信技术中,其表面形貌对其物理性质以及器件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MBESTM技术获得对材料不同生长或退火处理条件下表面形貌及相变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理论计算,研究Pt系列催化剂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以及PROX的催化反应机理是能源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

1.  InGaAs表面相变过程及量子点生长机制MBE/STM研究

GaAs基底上同质和异质外延生长GaAsInGaAs完成不同In组分的外延生长,进行生长条件和处理条件的探索,研究In的表面分凝现象;在InAsInP基底上进行不同In组分的InGaAs外延生长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及As压下InGaAs表面形貌粗糙化过程的影响。获得对InGaAs量子点生长的完整认识,阐明量子点的MBE生长机制和薄膜微结构特征。

2.  Pt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机理研究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CI-NEB方法,研究燃料电池中Pt系列催化剂(Pt二元、三元化合物,Pt/XOXO为金属氧化物)的选择以及PROX的催化反应机理探索Pt/XO催化剂可能的失活原因以及相关理论解释。

3.  理论研究Zn1-x (Ni80Fe20)xO磁性半导体的磁性起源以及单层石墨等Dirac材料的结构研究

通过理论研究,理解Zn1-x (Ni80Fe20)磁性半导体纳米颗粒膜的磁性起源机制, 探索具有高温铁磁性的磁性半导体纳米结构。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各种可能存在的无序散射机制对单层石墨体系等Dirac材料电子结构及量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本研究方向的优势:  

本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5人。近年来团队作为主持和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7项、贵州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

近年来,团队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2篇,EI收录的学术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20篇,已形成较稳定的研究队伍和方向,与中科院物理所、半导体所、清华大学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大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南京大学微结构与固体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密切的学术联系。

 

 

 


 

-3-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每个学科方向填写1人)

姓名

周勋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06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教授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贵州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2012.06

工作单位(至院、系、所)

华体

200707月至201206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时间

署名情况

Surface Segregation Research to InGaAs Films by the Evolution of RHEED Patterns

 

Chinese Physics BISSN1674-1056SCI收录)

201204

第一

RHEED实时监控的MBE生长GaAs晶体衬底温度校准及表面相变的研究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201101

第一

ZnO基稀磁半导体材料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ISSN1005-023X(核心)

200712

第一

FeNi 共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200902

通讯

RHEED实时监控下MBE生长不同In组分的InGaAs薄膜

功能材料;ISSN1001-9731(核心,EI收录)

201111

第二

目前

承担

的主

要科

研项

目、

课题

 

 

起讫时间

经费

(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

InGaAs表面相变过程的MBE/STM研究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基金项目

200909-201209

7

主持

物理专业基础物理实验课层次教学模式中设计型实验项目的开发研究

贵州省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

 

 

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

 

201104-201304

2

主持

Zn1-x (Ni80Fe20)xO磁性半导体纳米结构制备与物性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609-200909

3

主持

指导

研究生

情况

时间

招生人数

获学位人数

博士生

硕士生

博士

硕士

2008

0

3

0

0

2009

0

3

0

0

2010

0

3

0

1

2011

0

3

0

3

2012

0

0

0

3

主讲

课程

情况

 

     

学时

授课主要对象

200803-

200909-

199109-

课程论

近代物理学

近代物理实验

54

72

45

研究生

本科生

本科生

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3-3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

序号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

Surface Segregation Research to InGaAs Films by the Evolution of RHEED Patterns

周勋(1/6)

201204

Chinese Physics BISSN1674-1056;(SCI收录)

2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high-pressure structural transition and elastic properties in boron arsenic

吕兵(1/4)

201007

Chinese Physics BISSN1674-1056 SCI收录)

3

Be-composition effect on structure, electronic andoptical properties of BexZn1-xO alloys

吕兵(1/5)

201103

Chinese Physics BISSN1674-1056 SCI收录)

4

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实时监控的分子束外延生长GaAs 晶体衬底温度校准及表面相变的研究

周勋(1/8)

201101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5

FeNi 共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周勋(4T/7)

200902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6

氧原子在Pt(111)表面和次表面的吸附与扩散

吕兵(1/6)

201204

物理学报;ISSN1000-3290;(SCI收录)

7

ZnO基稀磁半导体材料研究进展

周勋(1/7)

200712

材料导报;ISSN1005-023X;(核心)

8

Z= 40~43 同位素链上原子核B-衰变寿命的研究

周勋(1/4)

201002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1000-5471;(核心)

9

RHEED实时监控下MBE生长不同In组分的InGaAs薄膜

周勋(2/7)

201111

功能材料;ISSN1001-9731;(核心,EI收录)

10

Al

 

 

 

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3-4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人(*

经费

(万元)

1

Zn1-xNi80Fe20xO磁性半导体纳米结构制备(批准号:黔科合J[2006]2004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606-200906

周勋(1/8

3

2

InGaAs表面相变过程MBE/STM研究(批准号:黔省专合字(2009114号)

贵州省优秀人才省长基金

200910-201210

周勋(1/8)

7

3

磁光存储薄膜复克尔函数的研究(批准号:黔教科2005205

贵州省高校发展专项基金

200507-200801

周勋(1/5)

2

4

非金属元素共掺杂改性的TiO2基光催化剂的理论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LKS[2009]06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906-201206

吕兵(1/4)

3

5

Mg2Ni型储氢合金的改性的理论研究(黔科合J[2010]2146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006-201312

吕兵(1/4)

3

6

CuPd掺杂稀磁半导体AlN的机理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10]2137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006-201312

李应发(1/4)

3.8

7

铝电解中电解质分子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研究(黔科合J [2011]2112)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107-201406

罗琴(1/4)

3

8

TiAl基合金表面抗氧化性的理论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206-201506

李应发(1/4)

2

9

高压下AlAs的热力学和光学性质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206-201506

宇燕(1/4)

3

10

Pt(111)Au-skin-Pt(111)Ni-skin-Pt(111)表面的氧化性和催化性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

201201-201501

吕兵(1/5)

10

注:(*)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4学科方向名称:电子系统与电磁兼容

-4-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

静电放电理论与测试、电子系统抗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SoC芯片设计等是电磁兼容与电子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静电放电理论与测试、电磁生物效应方面的研究,保持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论文,与国外同行进行的学术交流频繁,与英国York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签有合作研究协议,在国际电磁兼容学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在国内处于前沿水平。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

1.电磁兼容中的静电放电理论与测试研究

引入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放电参数的电极移动速度效应的内部机理成功地进行了理论解释,引起了国际国内同行专家的关注与重视。同时,提出了微小间隙放电非线性与离散性机理问题,下一步将在实验验证、理论阐释、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2. 人体电磁生物效应研究

提出了人体生物电阻抗的柱体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就生物电阻与人体病理、生理医学信息关系进行研究。在人体电磁生物效应与医学诊断结合,在人体域超宽带通信网信道特性方面,通过与波兰Wroclaw科技大学的合作取得很好的效果,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和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

3.电子系统集成及其应用开发研究

对汽车CAN总线网络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研究,有效简化了车内的布线,提高了汽车的智能化控制水平,为我省的汽车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本研究方向的优势:  

本方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计划1项、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4项,科研经费达272元。在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87,其中EIISTP收录检索的论文达62

本方向研究人员完成的成果在中国、美国、英国、泰国、日本、瑞士、俄罗斯、波兰、新加坡等国家召开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引起国际国内同行专家重视与关注;本研究方向还获得贵州省第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一项,出版学术译著一本。本学科研究方向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和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

 

注:1.该部分请按-2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1-2

2.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4-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每个学科方向填写1人)

姓名

阮方鸣

性别

出生年月

195803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教授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 工学博士 20097

工作单位(至院、系、所)

华体

20077月至20126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时间

署名情况

Effect of Approaching Contact Speed of Hand-Held Metal Piece 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charge Current from Charged Human Body.

贵州省第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Proceedings of 4th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C(CEEM’2006). Aug.1-4, 2006, Dalian, China, pp. 107-112

200708

第一作者

计算人体生物电阻抗的柱体模型算法

电子学报, 2010, 38(2): 469,  ISSN: 0372-2112

EI

201002

第一作者

Electrode Speed Effect on Discharge Properties in Short Ga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Aug17-Aug21, 2009, Austin, Texas, U.S.: 215-219  ( EI )

200908

第一作者

Analysis of partial vacuum formation and effect on discharge parameter in short gap ESD

Electrical Review, No.2, 2011: pp.291-293.       PL ISSN0033-2097  (波兰国际学术期刊)

201102

第一作者

PS-600/700测试系统校正与放电参数对电极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ISSN0254-3087EI 检索号: 20082311304735

200805

第一作者

目前

承担

的主

要科

研项

目、

课题

 

 

起讫时间

经费

(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

小间隙放电中电极移动速度效应的机理研究(批准号:609710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01-201212

 

30

主持人

静电放电参数在微间隙放电的非线性机理及应用研究(批准号:黔科合G[2012]7019)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01205-201405

8

主持人

气体放电可重复性影响因素机理与应用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106-201301

3.5

主持人

指导

研究生

情况

时间

招生人数

获学位人数

博士生

硕士生

博士

硕士

2008

0

0

0

0

2009

0

0

0

0

2010

0

0

0

0

2011

0

2

0

0

2012

0

0

0

0

主讲

课程

情况

 

     

学时

授课主要对象

200909-201001

200909-201207

201002-201207

 

移动通信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

 电磁场理论

 

54

36

54

 

本科生

本科生

本科生

 

 

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4-3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

序号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

计算人体生物电阻抗的柱体模型算法

阮方鸣(1/3)

201002

电子学报;ISSN0372-2112 , EI 检索

2

Voltage dependence property of discharge parameters for human body discharge in air through small metal rod

阮方鸣(1/3)

200812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ISSN1005-8885 EI检索号:20085111797391

3

PS-600/700测试系统校正与放电参数对电极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阮方鸣(1/2)

200805

仪器仪表学报; ISSN0254-3087

EI 检索号: 20082311304735

4

可用于多种压电传感器动态特性补偿方法的研究

王义(1/1)

200708

传感技术学报;ISSN1004-1699

5

静电放电参数对电极速度的相关性及其机理分析

阮方鸣(1/5)

200810

电波科学学报;ISSN1005-0388

EI检索号:20084911767032

6

A Low Power Consumption BIST Tes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Heavy Input.

王义(1/1)

200908

Proceeding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ti-counterfeiting, Security, and Identification

EI检索号:20095312589974

7

Analysis of Air Pressure Reduction Caused by Electrode Speed in Short Ga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

阮方鸣(1/5)

200901

20th  International Zurich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ISBN978-3-9523286-6-8 

EI 检索号:20091612038936

8

Signals Transform Circuit based on Flexibility Technology and its Hardware Technology and its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王义(1/2)

20081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Computational

EI检索号:20091211972033

9

Research and Design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Testing Generato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王义(1/1)

201007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10

Threshold Point of Short-ga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and Its Mechanism Analysis.

阮方鸣(1/3)

200805

Proceedings of 2008 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EMC & 1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May19-May22, 2008, Singapore:144-147

EI检索号: 20083811576980

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4-4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人(*

经费

(万元)

1

小间隙放电中电极移动速度效应的机理研究(批准号:609710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09-201212

阮方鸣(1/7)

30

2

汽车CAN总线电动车窗控制系统开发(合同编号:黔科合GY[2008]3032)

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计划

200809-201012

王义(1/5

43

3

小间隙放电的速度相关性和临界现象机理研究(批准号:黔科合G[2008]700115)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

200804-201003

阮方鸣(1/6)

6

4

静电放电参数在微间隙放电的非线性机理及应用研究(批准号:黔科合G[2012]7019)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201206-201405

阮方鸣(1/5)

8

5

集成电路RSIC测试生成理论的研究(批准号:黔省专合字第(2010)18)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

201009-201309

王义(1/5)

7

6

静电放电参数与电极速度依赖关系的机理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2007]2211)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710-201010

阮方鸣(1/4)

3.5

7

VLSI低功耗内建自测试技术的研究(合同编号:黔科合J[2009]2273)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110-201212

王义(1/5)

4

8

气体放电可重复性影响因素机理与应用研究(批准号:黔科合J [2011]2028)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1106-201212

阮方鸣(1/5)

3.5

9

汽车CAN总线灯光控制系统研发(筑科合同[2011101])

贵阳市科技局工业振兴计划

201107-201306

王义(1/5)

30

10

基于输入阻抗的人体电磁模型与生物效应研究(批准号:GNUBQ200903)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

200912-201211

阮方鸣(1/6)

8

注:(*)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Ⅳ-5学科方向名称: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Ⅳ-5-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800字)

量子系统具有量子并行性、量子纠缠等不同于经典系统的独特性质。对可集成性量子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认识和刻画量子相变奠定理论基础,而且对于量子关联的研究及量子存储的应用研究也能起到比较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对于非对易量子理论和量子密码协议的研究可以为基础物理和信息安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本研究对于建立安全、精准的量子网络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学科方向的特色:

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量子信息研究

研究了用于描写量子系统稳定性的一个物理量Loschmidt echo, 这对将来应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于量子信息处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出了Bell-nonlocality sudden birth概念;研究了自旋链量子体系的纠缠动力学, 提出通过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控制entanglement sudden birth

2. 非线性介质和开放腔QED系统的量子性质研究

提出了利用Kerr实现可控性光学双稳态。这对于实现光开关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在开放的腔QED系统中研究了外界环境对于各种不同关联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的开放量子系统中的量子性质是非常不同的。

3. 非对易量子理论和量子信息安全

利用变形量子化方法处理非对易量子理论,发现选择适当的磁场可以消除非对易效应;运用现有的密码技术对目前无线Mesh网络关键密码协议(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组密钥管理协议、安全路由协议)提出新颖、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量子信息安全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该方向的研究可为量子信息处理以及一系列量子新技术新量子器件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本学科方向的优势:

本方向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3名,硕士6名。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市级科技项目5项,科研经费60万元。在《PHYSICAL REVIEW E》和《Eur. Phys. J. D》等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3篇。开展的工作符合国家、贵州省工业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要求,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注:1.该部分请按Ⅲ-2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Ⅳ-1Ⅳ-2

2.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Ⅳ-5-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每个学科方向填写1人)

姓名

郑强

性别

出生年月

198201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副教授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博士,南京大学,理论物理,200906

工作单位(至院、系、所)

贵州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中国)官方网站

200707月至201206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时间

署名情况

Decay of Loschmidt echo in a BEC at a dynamical phase transition

Phys. Rev. EISSN1063-651X;(SCI收录)

200901

第一

Relatively-long time decay of Loschmidt echo of a BEC in a double-well potential

Eur. Phys. J. DISSN1434-6060;(SCI收录)

 

200904

第一

Bell-nonlocality sudden birth with intrinsic decoherence

Phys. Scr.ISSN0031-8949;(SCI收录)

201009

第一

Loschmidt echo near a dynamical phase transition in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Physics Letters AISSN0375-9601;(SCI收录)

200806

第一

Controllable amplification of entanglement for two qutrits under decoherence

Commun.Theor.Phys.ISSN0253-6102;(SCI收录)

201104

第一

目前

承担

的主

要科

研项

目、

课题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相变的量子信息研究

30.0

201101-201312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研究

8.0

201009-201309

主持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基金

基于量子信息的量子相变理论研究

3.0

200909-201209

主持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

指导

研究生

情况

时间

招生人数

获学位人数

博士生

硕士生

博士

硕士

2008

0

0

0

0

2009

0

0

0

0

2010

0

0

0

0

2011

0

1

0

0

2012

0

0

0

0

主讲

课程

情况

 

     

学时

授课主要对象

 

量子信息导论

量子光学

开放量子系统导论

 

54学时

72学时

36学时

本科生

硕士生

硕士生

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5-3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10篇)

序号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ISSN

1

Decay of Loschmidt echo in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at a dynamical phase transition

郑强(1/6)

200901

PHYSICAL REVIEW EISSN
1063-651X;(SCI收录)

2

Relatively-long time decay of Loschmidt echo of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a double-well potentia

郑强(1/4)

201004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ISSN1434-6060;(SCI收录)

3

CHAOS ANTI-SYNCHRONIZATION BETWEEN DIFFERENT HYPERCHAOTIC SYSTEMS WITH UNCERTAINTY

郑强(1/3)

20100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ISSN0217-9792;(SCI收录)

4

Bell-nonlocality sudden birth with intrinsic decoherence

郑强(1/5)

201009

PHYSICA SCRIPTAISSN1402-4896;(SCI收录)

5

Bipartite Entanglement Dynamics in Three Qubits System with 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

郑强(1/6)

201003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SSN0253-6102;(SCI收录)

6

Controllable Amplification of Entanglement for Two Qutrits under Decoherence

郑强(1/4)

201104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SSN0253-6102;(SCI收录)

7

Controllable entanglement sudden birthof Heisenberg spins

郑强(1/6)

201102

Chinese Physics CISSN1674-1137;(SCI收录)

8

Control of entanglement sudden death induced by 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

郑强(1/4)

201010

Chinese Physics CISSN1674-1137 SCI收录)

9

A Novel Group Key Agreement Protocol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

游子毅(1/2)

201104

COMPUTER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SN0045-7906SCI收录)

10

基于(2412)扩展Golay码的信息协调协议

瞿云云(1/3)

201005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1673-9868;(核心)

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5-4本学科方向20077月至20126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10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人(*

经费

(万元)

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相变的量子信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01-201312

郑强(1/6

30

2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研究

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

201009-201309

郑强(1/4

8

3

基于量子信息的量子相变理论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910-201210

郑强(1/3

3

4

量子相变的理论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

200903-201203

郑强(1/3

8

5

无线网络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

贵州科学技术基金

201109-201309

游子毅(1/4)

3

6

数论中的不定方程问题及新型密码算法研究

贵州科学技术基金

201111-201411

瞿云云(1/4)

2.9

7

非线性波动方程的孤立波解和Jacobi椭圆函数解(批准号:黔科合J[2007]2009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200707-201005

龚伦训(1/3)

3.1

 

 

 

 

 

 

 

 

 

 

 

 

 

 

 

 

 

 

 

 

 

 

科学研究

-1本一级学科点20077月至20126月出版学术专著(不含教材)、获授权发明专利情况(限填20项)

序号

专著名称或发明专利名称

作者(*

出版、授权时间

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1

汽车电动车窗防夹控制CAN总线电路

王义

(1/3)

201010

专利授权号:ZL2009 2 0317638.2

2

基于计数器的集成电路低功耗准单输入跳变测试向量生成器

王义

(1/2)

201102

专利授权号:ZL2010 2 0282308.7

3

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集成电路准单输入跳变测试向量生成器

王义

(1/2)

201010

专利授权号:ZL2010 2 0282309.1

4

汽车电动车窗CAN总线控制系统应用软件

王义

(1/1)

201003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217745

5

应用电磁学与电磁兼容

阮方鸣译(4/4)

200907

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 26757-7

6

电磁学实验教学与研究

杨向东(1/2)

200706

贵州科技出版社(ISBN 978-780662-541-5

7

 

石红

 

 

 

 

 

 

 

 

 

 

 

 

 

 

 

 

 

 

 

 

 

 

 

 

 

 

 

 

 

 

 

 

 

 

 

 

 

 

 

 

 

 

 

 

 

 

 

 

 

 

 

 

 

 

 

 

 

 

 

 

 

 

 

 

 

 

 

注:限填署名本单位出版的专著、获授权发明专利。(*)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2本一级学科点20077月至20126月科研获奖情况

获奖级别

获奖项目合计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其他

国家级

0

0

0

0

0

0

省部级

3

0

0

0

2

1

高校人文社科奖

0

0

0

0

0

0

其他科研奖

0

0

0

0

0

0

科研获奖清单(限填10项)

序号

完成人(*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时间

1

多原子分子高温光谱的研究

宋晓书(1)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1J-3-46-5201111

2

第十一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

支启军(1)

第十一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201110

3

Effect of Approaching Contact Speed of Hand-held Metal Piece 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charge Current from Charged Human Body

阮方鸣(1)

第二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708

 

 

 

 

 

 

 

 

 

 

 

 

 

 

 

 

 

 

 

 

 

 

 

 

 

 

 

 

注:限填本单位取得的成果。(*)完成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教学与人才培养

Ⅵ-1本一级学科点研究生招生与授予学位人数

 

近五年人数合计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硕士

招生人数

65

3

10

12

16

24

授予学位人数

42

14

3

4

8

13

博士

招生人数

0

0

0

0

0

0

授予学位人数

0

0

0

0

0

0

-2一级学科点20077月至20126月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奖情况(限填10项)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人(*)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时间

1

贵州省教学名师

石红(1/1)

省级教学名师;GZMS200709200711

2

汽车CAN总线电动车窗控制系统

王义(1/1)

二零一零年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本科创新组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10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刘万松(1/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贵州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200909

4

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单片机开发与应用

陈月新(1/1)

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三等奖;201112

5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肖心举(1/3)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 200711

6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屈浩(1/1)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全国一等奖;200905

7

首届西南地区物理实验竞赛

粟龙(1/1)

首届西南地区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201111

8

首届西南地区物理实验竞赛

任茂林(1/1)

首届西南地区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201111

9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李华(1/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贵州赛区一等奖;

200909

10

挑战杯贵州省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易杰(1/5)

挑战杯贵州省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科技制作B类三等奖;200906

注:限填本单位取得的成果。此页不要另加附页。(*)获奖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Ⅵ-3本一级学科点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设置(不含全校公共课)

主要课程名称

     

学时

注明已开设或拟开设

 

专业技术职 

物理学中的群论基础

支启军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60

拟开

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肖文君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6

拟开

高等量子力学

陈世国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60

拟开

原子光谱理论

沈光先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原子与分子碰撞理论

令狐荣锋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理论

周勋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54

拟开

分子光谱理论

宋晓书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激光光谱实验

吕兵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30

拟开

固体理论

徐梅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论文选讲

令狐荣锋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半导体器件与物理

朱伟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30

拟开

光信息网络技术

游子毅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环境电磁学

阮方鸣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随机数字信号处理

陈世国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6

拟开

高等电路理论

王义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60

拟开

信息光电子技术

刘万松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高等数理方法

阮方鸣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凝聚态物理导论

周勋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原子核结构理论

支启军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材料的理论计算

吕兵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30

拟开

材料表面与界面

宋晓书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8

拟开

晶体学

支启军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54

拟开

材料结构与性能

朱伟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现代控制理论

王义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60

拟开

量子光学

郑强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

开放量子系统导论

贺启亮

副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40

拟开